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15專題 > 道德模范事跡專題展覽 > 道德模范事跡展覽
我要投稿

劉希希:以畫育人

來源:日照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15-07-24 09:22:07

        記者 邢慧 實習生 王鶴穎/文 冷炳豪/攝
  清秀的面容,削瘦的身材,低沉但溫柔的話語,這是初見劉希希的第一印象。談話久了會發(fā)現,劉希希喜傾聽,有耐心,即使不同意你的觀點也不會馬上糾正,而是過后慢慢跟你分析。這些特質,劉希希說一部分是天生性格使然,但更大一部分,可能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幼兒教育有關。
  劉希希,日照斯瑪特兒童美術中心的創(chuàng)辦人,同時從事幼兒教育15年。但現在,她開始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對孤獨癥兒童和患有唐氏綜合征兒童的輔導上,她做的這些全部免費,她被家長稱為“希望的曙光”。
感動于孤獨癥兒童的一聲“謝謝”
  劉希希說自己會開始公益之路,真正觸動她的是去年前來接受輔導的一位孤獨癥兒童。
  “他媽媽來找我時,孩子只有2歲,但孤獨癥已經很嚴重了!”焦躁、不滿意就哭鬧,無法與別人正常交流,對于不喜歡的人和事會恐懼,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看到這樣的孩子,劉希希很心痛家長沒有早點帶其前來,她只能盡力彌補。
  雖然從事幼兒教育近15年,但她從未實質接觸過這類孩子。“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教過之后會不會有所改變?”這些問題不停地在她心中盤桓,但看著家長渴望的眼睛,她最終決定,單獨給孩子授課,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要知道,劉希希正常的收費價格是每個孩子每節(jié)課80元,一節(jié)課能同時輔導十幾個孩子。給這位孤獨癥兒童授課既費時更費力,已不是損失一部分錢可比擬的。
  在原理論基礎上查閱了大量有關孤獨癥的資料,劉希希結合自己的美術特色,手把手像教習新生嬰兒一樣教習這位孤獨癥兒童,但明顯,這比教新生嬰兒要難得多。
  “孤獨癥兒童要注意發(fā)現他內心的世界,然后通過他所關心的人和事進行慢慢地引導!”
  通過劉希希的努力,一年以后,這位孤獨癥兒童已經會主動與人打招呼,見到陌生人能報以微笑,做事情也會遵循一定的規(guī)矩,甚至也懂得別人話語中的含義并給予回應。
  看著自己孩子的明顯變化,想到曾為孩子全家付出良多、四處尋訪,如今終于見到希望的曙光,家長喜極而泣。自此,每個星期該家長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接受輔導,而劉希希即使再忙也會擠出時間跟孩子交流。
  “看到以前封閉在自己小世界的小人,現在可以在臨走前大聲地對你說‘謝謝希希老師’,內心會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就像自己的孩子會叫‘媽媽’一樣的成就感!”
  目前,除了這個孤獨癥兒童,劉希希還接收了一個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兒童,都是免費輔導。
前 6 年想掙錢 后 9 年了解教育
  如果是在以前,劉希希說自己絕不敢接收孤獨癥兒童,只是因為15年幼兒教育的積淀,并且自己有美術幼兒教育的專長,這才能稍微有點把握。
  2001年從師范院校畢業(yè),劉希希滿懷希望想在幼兒教育界大展拳腳,在沈陽一家幼兒園任職幼師,可從小喜歡的美術卻隨著繁瑣的工作慢慢被擱置在一旁,只在偶爾的空閑時間涂鴉聊作安慰。直到某天幼兒園園長發(fā)現了她的涂鴉之作,驚訝之余提出讓她把美術變成所教幼兒班的特色。既能從事幼兒教育又能拿起心愛的畫筆,劉希希沒想到事情竟能如此完美。
  漸漸地,有家長找到她,希望能單獨輔導自己孩子畫畫。于是,劉希希開始了自己的代課之路,“那時候年輕,就想掙點錢”。
  2007年,“有的家長說孩子學了美術后性格有很大改變,我這才意識到美術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隨后,劉希希開始研究美術與幼兒教育之間的關系,并對自己的學生性格進行觀察、剖析。
  經研究她發(fā)現,每個年齡段對于畫畫的需求不一樣,且不同年齡段孩子對畫畫的含義理解也不一樣,最后,劉希希發(fā)現,畫畫其實是孩子真實內心世界的表現。同時,在她教過的學生中,男孩大部分動手能力較強,性格動靜交替,獨立思考時間提前于其他學生,女孩則邏輯能力較強,性格大多活潑外向,情商較高。
  至此,劉希希終于明白,畫畫竟有如此神奇之作用?!耙郧皩@方面的理解太淺了,了解后就動了想深入研究的心思!”
  劉希希的理念是,通過畫畫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鍛煉孩子的綜合能力,但畫畫只是實現上述目的的載體,還需輔以課堂上的點滴引導。
  “美術只是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展現,它是幼兒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幼兒教育更好地深入下去!”現在的劉希希,想好好將美術幼兒教育做下去,既不為掙錢,也不是干事業(yè),只是單純?yōu)榻逃?br/>教育、公益缺一不可
  2008年,為跟隨丈夫,劉希希來到日照。
  經歷過找工作的四處碰壁、教育理念的不受重視、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失敗,最終,在一些認同她的美術幼兒教育理念的家長支持下,2011年10月份,劉希希開辦了一個專門的美術班。
  慢慢的,前來學習的孩子越來越多,擴大規(guī)模在所難免。
  是加盟還是自創(chuàng)?想到前幾次辦園失敗的教訓,劉希希決定加盟,經過考察,2014年,她最終選擇了斯瑪特兒童美術中心。
  “我的幼兒教育不再局限于美術方面,而是擴展到陶藝、歌唱等綜合藝術,范圍更廣了,天地更廣闊了!”
  據劉希希介紹,該家兒童藝術中心的課程教學內容每三個月更新一次,確保傳輸給孩子當前最新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對老師們每星期進行一次培訓,試課、練課、上課都有嚴格考核標準,且老師上課過程中要求精確到每一個字,極度追求話語的簡練性,以確保傳輸過程中的簡潔明了。
  公益之外,隨著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可,中心已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滿400人就閉園,然后新園園址正在選定中?!辈粷M足于只是幼兒接受教育,劉希希還將開設家長課堂,讓家長也能學習到最新的育兒知識和教育理念,同時也能對自我有更新的了解和認識。
  “我希望將來能把這個中心做到省外去,但現在,是做好當下,教育、公益缺一不可!” 

編輯:張珊
審核:
統(tǒng)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