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是最后一天展覽了,所以趕緊再過來看看,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zhì),確實是一次高水平的攝影展。”10月8日,在萬平口景區(qū)攝影作品展前,前來觀展的市民和游客依然絡繹不絕。
記錄時代變遷,感悟滄桑巨變。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三屆中國(日照)新聞攝影周系列攝影作品展在萬平口景區(qū)展出,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中國抗疫兩大主題,有7個專題的1600余幅(組)照片和媒體融合作品亮相,讓市民和游客在觀展中品味著記憶,回味著生活。
游客在萬平口景區(qū)觀看攝影展。(日照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劉成 攝)
作為第三屆中國(日照)新聞攝影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攝影作品展共吸引了40余萬人次觀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道豐盛的節(jié)日“文化大餐”,讓大家欣賞到全國新聞攝影名家的優(yōu)秀作品,感受到祖國大地正在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人民是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展覽現(xiàn)場,《駐村期滿 依依惜別》《絕壁巖洞引清泉》《扶貧車間“玩直播”》等反映了貧困地區(qū)脫貧變遷的生動故事;《戰(zhàn)“疫”復工兩不誤》《扛在肩上的責任》《守望黎明》等展現(xiàn)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綠道騎行》《城市新顏》《湖光山色》等描繪著日照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一幀幀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畫面,觸動了市民和游客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這些圖片拍攝得既美麗又真實,感覺直擊心靈、很受觸動,仿佛再次回到年初抗擊疫情最緊張的那段日子。為祖國母親點贊,為抗疫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點贊!”正在觀展的市民張曉燕激動地說。
肩上有責,鏡頭見證偉大歷程;心中有愛,光影凝聚成功瞬間。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全力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次展覽內(nèi)容更豐富,意義更重大。
“這些攝影作品記錄了發(fā)展變遷和生活的點滴美好,正是我們老百姓最喜歡看的,充滿了正能量,很接地氣,是人民的影像盛會。”北京游客劉曉饒有興趣地觀看,“我特意把作品留存在我的手機里,回去后給身邊的朋友看看?!?/p>
攝影作品展覽時間恰逢十一黃金周,每天有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駐足觀看,大家在度過一個愉快假期的同時,也欣賞到了一次高品質(zhì)的攝影盛宴。
“近距離觀看更能直觀地了解貧困地區(qū)人民脫貧攻堅的故事,還有抗疫的感人瞬間,讓人淚目,心靈受到洗禮?!眹鴳c假期,市民陳先生特意帶著上大學的孩子來到展覽現(xiàn)場,“就是讓孩子能多角度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變化和人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他的愛國情結(jié)?!?/p>
在“陽光海岸·活力日照”主題展前,濟南游客胡芳說:“第一眼看到這些圖片就深深吸引了,不僅能領略到魅力日照的無限風光,還能通過這個獨特的‘窗口’了解祖國大地的種種美好,真是不虛此行。”
觀展市民和游客被深深地震撼著,或細致地閱讀講解說明,或拿出手機和作品合影,或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有一家祖孫三代觀展的,有母女觀展的,有父子觀展的,有老哥倆觀展的,還有觀展后被畫面打動、悄悄抹去眼角淚水的……大家用不同形式關注和參與到攝影作品展活動中來。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這么高水平的展覽,真是太好了。”攝影愛好者鄭麗麗說,“這些作品每一件都很精彩,非常地吸引人,我特意過來學習,希望以后多舉辦這樣的活動?!?/p>
一個展覽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觀眾流連忘返?“因為這些照片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人民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奮斗歷程,以及中國人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呈現(xiàn)出來的偉大的抗疫精神,見證著我們?nèi)松凶蠲篮谩⒆钇D難、最值得驕傲的歲月?!痹诂F(xiàn)場,觀展的市民和游客有著同樣的深切感受。
觀眾心底產(chǎn)生的共鳴不僅是對攝影家及作品的贊賞,更是對時代變遷的驚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ㄈ照請髽I(yè)全媒體記者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