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我要投稿

“百煉鋼”鑄就“消防盾”

來源:日照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0-11-23 09:11:03

360截圖20201123090151750.jpg

  他是比武場上的“拗性子”,也是傳道授業(yè)的“劉教頭”,更是應急救援的“急先鋒”。

  2010年“9·22”某公司蒸煮塔腳手架坍塌救援、2015年“7·16”液化烴儲罐泄漏爆燃事故救援、2017年“6·5”臨沂金譽石化爆燃事故滅火救援、2020疫情防控、排澇搶險……劉森的身影,無處不在。

  2008年,劉森從老家河南開封參軍入伍來到日照,投身消防。

  12年里,他先后參加滅火搶險救援2500余起,營救、疏散群眾600余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一次次筑起生命的防線。他是劉森,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隊秦樓特勤站副站長。

“除了拼搏,我別無選擇”

  剛?cè)胛闀r,個子不到170公分的劉森,體重剛過百斤。

  在人才濟濟的特勤中隊,那時的他,在各項體能摸底測試中均是墊底的存在。

  “怎么辦?”他不止一次地問自己。

  答案只有一個:練,拼命地練!

  “每天晚上休息前,必須完成200個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200個負重深蹲?!边@是劉森給自己定下的硬標準,雷打不動。

  經(jīng)過3個多月的“魔鬼”訓練,終于,他的成績在支隊脫穎而出,“新兵小子”逆襲成了“尖子兵”。2011年,全國公安消防部隊第一屆打造現(xiàn)代化消防鐵軍比武競賽舉行。在全國“高手”齊聚的賽場上,最初的他,只是一名替補。“哪怕是替補隊員,我也一定要干出個樣兒來!”巨大的壓力成了動力,反而激起了他的“拗性子”。

  不服輸?shù)乃?,開始給自己加練:早晚各一次5000米、500個俯臥撐、1000個兩頭起。11個月的集訓期里,他穿破了36雙靴子、磨破了60多副手套,身上的搶險救援服從未干過。手上的繭子層層疊疊,腰肌勞損,腳踝扭傷,新傷添舊傷……

  放棄?絕不!

  “我必須用超出常人幾倍的訓練量,去追求一秒、再一秒的進步。”劉森說。

  最終,他硬是從一名替補隊員“逆襲”成了主力,一舉奪得“消防鐵人”項目全國第四名,成為當年比武場上的一匹“黑馬”。

  從此,劉森在賽場上開啟了自己的“逆襲人生”,多次在總隊、支隊組織的各類比武競賽中獲得個人單項第一名。

創(chuàng)新攻堅的“劉教頭”

  平日里的劉森,是隊員們體貼細致的“劉大哥”,工作中的他,是嚴謹又嚴格的“劉教頭”。

  劉森所任職的嵐山區(qū)大隊,地處江北最大的液體?;芳⒌?,是山東兩大危險源之一,轄區(qū)內(nèi)各類化工企業(yè)較多,消防安全形勢異常嚴峻。

  “嚴峻的消防安全形勢,要求我們具備極高的專業(yè)知識和滅火戰(zhàn)斗本領?!眲⑸f。在立足實戰(zhàn)基礎上,他創(chuàng)新總結(jié)出利用半固定設施滅火操、外浮頂罐垂直干線鋪設操、流淌火滅火操,以及消防員緊急避險法、快速卷水帶法等操法,并在“7·16”液化烴儲罐泄漏爆燃事故等實戰(zhàn)中得到檢驗,因此獲支隊“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新”評比活動一等獎,在全省消防救援隊伍中予以推廣。

  多年來,他先后15次參加總隊、支隊組織的攻堅組集訓、新消防員訓練和崗位練兵等任務。通過不斷總結(jié)施訓培訓經(jīng)驗,劉森創(chuàng)新研究出三人架設15米金屬拉梯操、300米供水操、小型坑道救援操、樓層快速進攻操等新操法,有效推動全省消防戰(zhàn)訓工作發(fā)展,被總隊表彰為“優(yōu)秀教官”2次,“全省訓練標兵”1次,獲總隊和支隊高度評價,為山東消防滅火救援一線培養(yǎng)了大批骨干力量。

“水槍,是可以用來救人的”

  無論是生死火場,還是防汛一線,搶險救援,劉森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個。

  一次,某公司蒸煮塔腳手架發(fā)生坍塌,3名工人被困,亟待救援。

  面對30多米的高塔,內(nèi)部情況不明,怎么辦?

  “我去!”劉森說。

  危急關(guān)頭,顧不上多想,他二話沒說進入塔中實施救援。

  此時,塔內(nèi)一片漆黑,工人們被困在最不利救援的區(qū)域,倒塌的腳手架橫七豎八,背后的安全繩是他們生命的唯一保障。若發(fā)生二次坍塌,后果不堪設想。

  最終,經(jīng)過5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3名被困工人被成功救出。

  “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值得?!?/p>

  2017年6月5日,臨沂市金譽石化有限公司發(fā)生重大爆炸事故,劉森所在中隊是距離事故現(xiàn)場最近的消防中隊。面對緊急火情,他主動請戰(zhàn)帶隊奔赴現(xiàn)場實施救援。

  “到火災現(xiàn)場后,才發(fā)現(xiàn)管廊已燒得面目全非,空氣中都是刺鼻的氣味,起火罐隨時可能再次發(fā)生爆炸。那一次,我們與死亡的距離是如此之近?!眲⑸貞浀?。

  面對火光沖天的罐區(qū),劉森接下了近距離實時監(jiān)測罐體溫度的任務。

  頂著濃煙、冒著烈火,他一次次往返火場,穿梭于罐區(qū)之間,攜帶有毒氣體探測儀和測溫儀近距離對火場進行實時監(jiān)測,在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里,不斷地及時提供火場上第一手重要數(shù)據(jù)。

  “剛?cè)胛闀r,我還會因為手里拿的不是鋼槍而有些失落,新兵連指導員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他說:我們手里拿著的不是鋼槍而是水槍,但水槍,是可以用來救人的!”

  一句話,如醍醐灌頂,讓劉森至今不忘。

血肉鑄就的“護民盾”

  轉(zhuǎn)眼間,劉森32歲了?!拔疫@個年紀,早已算是消防隊伍中的‘老兵’了?!眲⑸Φ?。

  面對一群十八九歲的小伙,劉森一次次用行動證明:“老兵”不老,拼搏和奉獻,從來與年齡無關(guān)。只要人民需要,他隨時可以沖鋒在前,以血肉之軀鑄就護民之盾。

  2020年7月,日照普降暴雨。在嵐山排澇一線。經(jīng)連續(xù)2晝夜、40多小時的抽水作業(yè),劉森共抽水排澇4萬余立方米,成功完成基坑排澇任務。任務完成的一刻,他已是滿身泥水,累得癱坐在地上。

  在汛情最嚴峻的兩個月,劉森和隊友們多次泡在及腰深的冰冷雨水里,搶險救援,轉(zhuǎn)移群眾。

  “常常十幾個小時的冷水泡下來,大家的身體都被凍得失去知覺,回來后用厚毛毯裹著半天都緩不過來。隊員們幾乎都是‘90后’‘00后’的小伙子,很心疼他們。但職責所在,我們必須那么做?!眲⑸f。

  疫情防控期間,劉森帶領隊員長期駐點執(zhí)勤,開展疫情防化洗消演練,參與疫情消殺任務300余次。之后又對轄區(qū)企業(yè)開展防消聯(lián)勤檢查,保證企業(yè)順利復工復產(chǎn)。

  12年,4300多個日夜。他一次次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用生命踐行著入伍之初許下的誓言。

  一次次向火而行、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過……有人勸他:換個職業(yè)。

  他笑:“總得有人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只要認定的事兒,我就會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做。這是我想守護的地方,這里有我愿用生命去守護的人?!?/p>

  如今,劉森的“功勞簿”上再添新譽:“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齊魯最美消防員”。

  他是劉森,一名百煉成“鋼”的消防指戰(zhàn)員。

(日照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陳瀟 陳蕾)

編輯:劉源成
審核:厲敏
統(tǒng)籌: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