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喝少隨意,不喝不勸,說停就停
“同學是沒有血緣的親情?!泵磕甏汗?jié)回家,同學聚會可以說是不變的主題活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聚”不同,您是否發(fā)現(xiàn),聚會的“臉”在悄悄發(fā)生變化了呢?
變“大”
范圍越來越大“對面不相識”
大年初三,魏同學提前趕到山東滕州一家酒店門口。這是高中同學約定的聚會地點。
2001年,魏同學高中畢業(yè)。去年,一個微信群的出現(xiàn),讓15年沒有聯(lián)系的同學一下找到了“組織”。線上集聚自然很快就要延伸到線下,即將要來的春節(jié)是最好的節(jié)點。
魏同學特意提前趕到,看到有人站在酒店門口,辨認了半天,也不敢確定是不是自己地同學,于是掏出手機給組織者打電話,直到看見對方接電話,才走上前詢問。倆人就這樣一邊開著手機,一邊面對面聊天,問出對方是誰的一霎那,都開懷大笑起來,“你小子怎么胖得這么厲害,當年就是‘小蘿卜頭’,這么多年被吹起來了嗎!”
“這真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睋?jù)魏同學描述,當天最好玩的事之一,就是誰到酒店,就在門口等著,等下一位來了,鑒定他(她)是誰,“很多都是15年沒見,很難一下子認出來,認出來以后又都哈哈大笑?!?/p>
“素顏”
喝酒越來越少 說話越來越多
1998年暑假,記者初中畢業(yè),除了一名同學回外地老家失去了聯(lián)系,同宿舍其他7人從當年春節(jié)開始聚會,一直到今年共19個春節(jié),從年齡最大的開始輪流“坐莊”,從未間斷。
“今年的喝的酒最少?!本蹠R近結(jié)束,“老大”突然來了這么一句總結(jié)。7個人,一瓶白酒沒喝完,且都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沒任何人提出異議。
前幾年,這種情況是無法想象的,無論到誰家,非得喝到醉醺醺,甚至吐的滿地狼藉才“收手”。那個時候,總覺得酒是表達感情最好的方式,以至丑態(tài)百出也渾然不覺,每每談到下一年在誰家聚會,都會“陰險地”說,“明年去糟蹋你家?!?/p>
這種情況在工作、結(jié)婚、生子后慢慢有了變化:喝多喝少隨意,不喝不勸,說停就停。對于這種默契,今年大家進行了總結(jié):同學聚會,酒不重要,感情最重要,健康更重要,“只有大家的身體都好好的,才能保證每一年都聚齊!”
就這樣,一場老同學的聚會慢慢卸下最初的“濃妝”,顯現(xiàn)出它最真實最樸實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