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15專題 > 2015全國兩會 > 聚焦兩會
我要投稿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過程:每條網民意見都認真看

發(fā)布時間:2015-03-06 09:21:00

昨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向東接受新京報專訪,揭秘報告起草過程,并詳細解讀。資料圖片

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接受新京報專訪,“總理要求報告不回避問題,跟大家坦率真誠交實底”

昨天上午,李克強總理作任內第二次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接受新京報專訪。

向東介紹,總理自始至終參與報告起草,春節(jié)期間還在親自修改報告??偫肀硎?,向人民報告,態(tài)度必須端正,坦率真誠交實底,不能有遮掩。

向東告訴新京報,這份報告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我們是有困難的,同時也會讓大家對中國的經濟放心。看完報告,大家會感覺心里很踏實?!敖o我的感覺是,最大特點是非常實,謀劃發(fā)展有招,部署改革有力?!?/p>

【起草揭秘】

1

每條網民意見都認真看

新京報: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近年來贊成票最多的。在你看來,為什么贊成率會這么高?

向東:還是清新的風格,適應了老百姓的需求,講到老百姓心坎里去了。人大代表不是你可以糊弄的,贊成票是發(fā)自內心的擁護。

新京報:起草組有哪些人?今年有什么變化?

向東:一般來說,起草組以國務院研究室同志為主,再吸收發(fā)改委、財政部、央行等主要部委的同志。今年也邀請了媒體參加,比如新華社,還包括來自地方的同志。

新京報:今年的報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起草的?什么時候定稿?

向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開完,中央確立來年大政方針之后,就著手起草。按慣例,從起草,到提交大會,一般經歷4次大的會議審議。

起草工作歷時3個月左右,前兩天才定稿。

新京報:這次是怎么征求意見的?

向東:起草報告以前,今年還專門征求了人大代表的意見。起草過程中,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分別主持召開4次座談會,分別聽取企業(yè)家、經濟社會專家,科教文衛(wèi)體方面人士、民主黨派和基層群眾意見。

國務院召開全體會議討論以后,形成征求意見稿,發(fā)到全國黨政軍群所有部門。總共發(fā)出3000多份,涉及100多個部門,收集到幾千條意見,能吸收的基本都吸收了。特別突出的意見不能吸收的,還要給對方解釋。

新京報:今年的工作報告還通過網絡征求網民意見,有近千條意見被提交起草小組,這些意見是怎么處理的?每條都要看嗎?

向東:網民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見,收到的每一條意見都要認真看。網民關注的,報告里都有體現。

2

總理要求坦率交實底

新京報:總理是怎么參與起草和修改的?

向東:報告是在他的主持下起草的。總理在春節(jié)期間還在琢磨和修改報告,上班以后還親自修改了很長時間。

新京報:去年政府工作報告,總理提出做不到的不說不寫,讓人印象深刻。今年總理提了什么要求?

向東:今年總理說,向人民報告,態(tài)度必須端正,要坦率真誠交實底。

新京報:怎么體現出坦誠?

向東:我覺得是一點沒有遮掩,老老實實地對人民群眾報告政府工作。

在談到問題的時候,比如對當前形勢的看法,對經濟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沒有任何的回避。報告也說了,今年下行壓力比去年可能還要大。

另外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投資還在下滑,產能過剩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部分地區(qū)的風險隱患還比較多,也時有爆發(fā);政府工作還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存在著為官不為的現象。這些也都沒回避,跟大家交實底。

【報告解讀】

3

去年GDP增7.4%來之不易

新京報:今年報告的框架跟去年有什么不一樣?

向東:去年的工作報告是個塊狀結構,主要分3大塊。今年是條狀結構,主要是6條,再加X,即6+X。

新京報:對政府工作報告,人們最關心的可能還是GDP增速。去年設定的目標是7.5%左右,現在完成了7.4%,有些人可能會感覺,是不是沒有完成任務?

向東:提出7.5%左右,實現7.4%,在“左右”的范圍,保持在合理區(qū)間,是達到了預期。增長7.4%,我們的經濟總量躍升10萬億美元。

新京報:怎么評價7.4%這個目標,完成困難嗎?

向東:可以說是非常來之不易。

從世界上看,全球經濟復蘇都很低迷,新興經濟體增速都有比較大的降幅,有的甚至負增長。有的經濟體實行量化寬松,開閘放水,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

反過來看,我們沒有搞強刺激,也沒有超發(fā)貨幣,財政也沒有超支,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取得7.4%的增長,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評價說,風景這邊獨好。

新京報:有沒有為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揪心?

向東:從頭至尾,總理都強調“合理區(qū)間”。合理區(qū)間,關鍵是把握好上下限,下限就是保就業(yè),只要是能保障就業(yè),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速同步,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結構還在優(yōu)化,速度低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4

今年增長7%左右有把握

新京報:今年設定的是7%左右,這個目標低不低?是怎么考慮的?

向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按照這個目標,7%左右的增速就差不多了。

另外,這也與中國經濟總量有關。總量增大了,速度自然降下來?,F在增長7%,就是每年增加8000多億美元。略等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7%形成的增量,跟以前的10%也差不多。

新京報:再定低一點行不行?能不能干脆取消這個目標?

向東:主要考慮是就業(yè)。現在測算,一個百分點,大概帶動175萬人就業(yè),現在每年新增就業(yè)1000多萬人,需要這樣的經濟增速。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中國這么大的國家,沒有一定的速度,很多問題不好解決。

中國現在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以人均2300元計算,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只有發(fā)展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新京報:對增速問題,在起草過程中討論多嗎?

向東:討論很多,但大部分人有共識,7%左右還是有把握的,但是千萬別低估了難度。

新京報:完成7%這個目標有難度嗎?會不會滑到6%?

向東:今年遇到的困難很可能比去年更大。大家也看出來了,最近一系列調控措施出臺,就是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7%左右,可以左,可以右,如果形勢很不好,可能就在7%以下。但是,我們絕對不允許滑出合理區(qū)間,而且實際上比較傾向于7%以上,要保住7%,只要條件允許,就要夠一夠。

新京報:會不會一直這么低下去?甚至造成恐慌?

向東:中國經濟不會失速,不會出現慣性下滑和斷崖式下滑。因為我們還有很多牌可以打,有很多的政策儲備,財政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偫硪舱f,我們的經濟有很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們經歷過幾次經濟危機了,有調控經驗和能力。

報告要讓大家增強信心。看完報告,大家會感覺心里很踏實。我們既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是有困難的,同時也會讓大家對我們的經濟放心。

5

總理要求突出“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

新京報:報告提出要調結構、又要穩(wěn)增長??偫碓f這是一個高難度動作。怎么把握平衡?

向東:這是今年遇到的最尖銳的問題。要量增質優(yōu),魚和熊掌,現在要兼顧。怎么做到?要處理好穩(wěn)和進的關系,總的基調還是穩(wěn)中求進。辦法就是打造經濟發(fā)展的“雙引擎”: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擴大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尤其是要推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

新京報:為什么要鼓勵“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

向東:中國有13億人,9億多勞動力,大專以上的有1億4千萬人,如果這些人都能夠方便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會發(fā)生什么效果?

因此在寫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總理也非常關注 “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不僅要寫進去,而且要突出寫。

新京報:此前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還是有很多困難。

向東:總理發(fā)現政府管了太多不該管的事情,群眾辦事非常難。辦個執(zhí)照,會有萬里審批圖,有109個公章攔著。所以總理強調簡政放權,就是要把政府的審批權大大地縮減,不必要的審批絕對要取消,降低市場門檻,方便人們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新京報:怎么能讓更多的小微企業(yè)活下來呢?

向東:今年會普遍清費減稅。剛剛又宣布小微企業(yè)免稅范圍擴大,隨著形勢發(fā)展需要也可能還會繼續(xù)擴大。

編輯:佘宗花
審核:
統(tǒng)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