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張麗軍:文學守望者

文學守望者

發(fā)布時間:2017-01-04 14:08:16

文學·第一次“觸電”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文學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張麗軍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龍山中學成立了“龍泉文學社”,指導教師是語文老師范為京,刊印油印刊物供師生閱讀。“我記得當時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作《向差生說幾句》。我認為差生也不是天生的,然后就以我為例寫了一篇文章,結果被選中了,成為龍泉文學社第一期里面的一篇文章?!?br/>  筆下的文字上了報,這次小小的“觸電”,對張麗軍影響深遠。
  在那個年代,讀中學還是很艱苦的,但在張麗軍看來,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爱敃r宿舍都是通鋪,兩人蓋一條被子。我上學的時候要經過十里山路,翻山越嶺,經過好幾條河,很多條溝……多年之后,我回到龍山鎮(zhèn)去理發(fā),理發(fā)店年輕的理發(fā)師說她認識我。我當時很驚訝,說你怎么會認識我。她說她記得當時我背著一大包煎餅,每周都從她門口經過?!睆堺愜娦Φ?。
  “還有一件事對我影響很大。在一個周六的下午,我在家里背上一包袱煎餅、咸菜返回學校,十里山路其實走起來也挺漫長。黃昏的時候看不清路了,路在田野間成為一道模糊的白線。在遇到十字路口的時候,我就很開心,認為這是學校的路,可是走近了又發(fā)現這不是學校的路。這時候我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往前行走需要有目標,有了目標,在路上才不會太累。所以我在上初三的時候就想,我要去上大學,要讀研究生,甚至要到國外去學習。這種目標和想法,對我來說是不奇怪的。我大爺家的大哥張傳軍,是村子里第一個大學生。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考上了山東工業(yè)大學,我受到了他的影響。”
  “那時莒縣一中實施的是一種精英式教育。我們當時一個年級總共八個班,只有一個文科班。后來成為山東省作協(xié)副主席、日照市文聯(lián)主席的趙德發(fā)的代表作《通腿》,在1991年剛一發(fā)表,就在我們班里傳閱。我們班創(chuàng)辦了綠洲文學社,高中語文老師高運興,以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為例,給我們進行‘人生是漫長的又是短暫的,緊要處只有幾步?!娜松逃?。英語老師王洪剛對我影響很深。他曾經對我說,三十五歲之前不能享受。這種理念對我很有影響。其實何止是三十五歲,我現在四十多歲依然奮斗不已?!?br/>  “高一時,我的班主任是辛本恩老師。我上高一的時候他就讓我做班長,讓我有機會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如何為班級、集體做貢獻。這種能力是在高中時代養(yǎng)成的。高中生活對我非常重要,是一個關鍵時期?!睆堺愜娙缡钦f。
  “我上大學的時候是在東北師范大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校。東北師大是東北一解放就成立的高校。東北師大中文系在當時是非常輝煌的,出了一大批學者和專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活還是很充實的,活動也很多,沒有找工作的壓力。我們班級里每周都有舞會,同學們都特別活躍。等我畢業(yè)之后回到莒縣工作,覺得非常懷念大學生活,于是我決定考研。但是考研并不很順利,考了好幾年都沒有考上。到了2000年的時候,我愛人田錄梅問我還考研嗎?我說不考了。她說問問你的內心吧。我覺得自己內心的火焰還沒熄滅,我想再考一次。這次要是再考不上,我就再也不考了,就認了當中專老師這條路了。當年我是在日照考的研究生,結果沒想到那年真的考上了,而且名次還挺靠前,是公費讀研。要是自費的話我也讀不起研,所以我還是很幸運的。有時候很感慨,我的很多好朋友,他們非常優(yōu)秀,但是沒有走出來,為他們嘆息難過。我得到了很多老師的關心,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終幸運地走了出來,很感恩。”

編輯:穆盛娟
審核:
統(tǒng)籌:張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