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張中勝:夢想的砥礪

發(fā)布時間:2015-01-28 08:18:00

     一張船票“闖關(guān)東”

  張中勝出生在日照莒縣的一個小山村,家中有父母和一個哥哥,從小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異的張中勝一直讓父母引以為傲。父親擔(dān)任村里村支書,母親在家務(wù)農(nóng),一家人的生活雖不富裕但卻平靜安逸。
  然而,平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一次變故打破了。張中勝所在的村子盛產(chǎn)花生,做生意的舅舅收購了全村人的花生準(zhǔn)備運往外地銷售。不料,在運輸途中發(fā)生事故,一車花生被哄搶,損失慘重,舅舅也因此精神受到刺激,無力償還債務(wù)。由于是張中勝的父親為舅舅做的擔(dān)保,隨后村民們便追著父親討債。
  36000元的債務(wù),在1986年的小山村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張中勝一家陷入了難以掙扎的漩渦之中?!笆畞須q時,印象中每逢過年過節(jié),家里總會來一群人,不為別的,只為討債。有時見家里沒錢,討債人會牽走一頭牛,或是一頭驢,見什么拿什么?!笨粗约阂回炓獜姟那霸诖謇锿蓬H高的父親滿面愁容,不得不低聲下氣,卻沒有一點兒辦法,張中勝心里難過極了。
  1990年,張中勝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重點高中,而當(dāng)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卻哭著把通知書撕掉,做出了輟學(xué)打工的決定?!爱?dāng)時沒有什么遠大的夢想,就是為了幫家里還債,不讓父母親受苦?!睅е鴺銓嵉南敕?,15歲的張中勝獨自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程。
  第一次坐船,第一次坐長途汽車,那是1990年國慶節(jié)的夜晚,張中勝踏上了大連的土地,第一次見識了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很快,在遠房親戚的幫助下,張中勝找到了一份服裝廠裝卸工的工作。一捆150斤的布料壓在張中勝瘦弱的肩膀上,讓他不得不咬緊牙關(guān)才能使得上勁兒。每月僅僅150元的工資卻讓張中勝感到非常滿足,除去必要的花銷,他定期把余下的錢寄回老家。廠里食堂的大姐都知道,張中勝從來不舍得吃好的,早中晚都是喝蛋花湯。有時,遇上有剩下的飯菜,大姐會悄悄把老實忠厚的張中勝喊來沾點兒葷腥。
  18歲那年,家鄉(xiāng)的父母開始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在老家,這個年紀(jì)的男孩子都已經(jīng)娶媳婦了。“父親想要給我蓋房子,一直為積攢蓋房子的錢著急?!边@時,廠里恰巧有一批獻血指標(biāo),獻血的職工可以享受一筆補助。那個年代的健康觀念還很落后,盡管有補助,人們對于獻血也避之不及,而張中勝卻主動爭取多獻幾次血。
  帶著獻血換來的幾千元錢,打工兩年多的張中勝第一次回到老家。他謊稱自己在外打工賺到了錢,讓父母用這筆錢先把房子蓋上。父母的心暫時得到了寬慰,可在為張中勝返程收拾行李時,母親發(fā)現(xiàn)了獻血證,一下子明白了這幾千元錢的來歷。

編輯:佘宗花
審核:
統(tǒng)籌: